找到相关内容376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略述密宗法门》

    莲华生大士应化因缘史略》中,大士应西藏王太妃之请开示,即身取  证简要之法:“因果业报,须信非虚,生死事大,无常迅速,应求解脱。先  寻择金刚喇嘛,以为依止。虔颂四皈依,誓心不退。发大菩提心,广度有情。...,但大都不明苦乐因果,想得乐果却不断造作恶因,  系缚于轮回。有识之士趋入佛法修持,“小乘”止恶修善,持戒修定;“大  乘”发菩提心,参心悟道,在五浊恶世中出淤泥而不染。  有些众生善根福缘具足,不忍...

    德威吐库(持明丹珠)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4443010.html
  • 解脱道总要——《出世法言·莲苑歌舞》所述加行修法略说

    上界的天趣有情,感受着天神的诸般幸福富足,而下道的恶趣地狱有情,恒受着不可思议的难忍痛苦,这些苦乐除了有情的自业所感之外,其余并无别的原因,也绝非偶然所生。所以,了知轮回一切皆不离因果业报后,应当...,皆是“宿业有缘之蜂”,诚当谛听,善思维此中法义!   甲二(中善)分十一:一、暇满难得;二、寿命无常;三、轮回皆苦;四、因果不虚;五、依止善知识;六、解脱之胜利;七、皈依三宝;八、发菩提心;九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2643339.html
  • 禅宗六变——第六章 当代禅──禅宗六变

    不相联系,成为无常,从而受制于因果业报律。般若按统觉原理以一个统一的观点观察一切法,从而为分别[识]的活动提供了基础。  在日常生活中,分别──概念、语言、分析是必不可少的,值得信赖的,但当你想获得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1644000.html
  • 释迦牟尼生命历险记(二)

    自傲的感觉,每天只有惭愧再惭愧,这种坏人善根的超级、完美的犯罪资源和能力,他看清了只有那些完全无惧因果业报的愚者,才恣意享用,毫不考虑未来将付出些什么样的代价。  元首波旬听说自己的国民里居然出生了...观察因果的能力,了知宿命。一般来说,大家总是尽已所能来行善,帮助宇宙各个角落。但所谓“身怀利器,必起杀心”,这里实在是太自由、太幸福了,快乐的极致诱惑无处不在,在这么长的寿命里,难免犯下过错。  喜见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544068.html
  • 佛教对“民间信仰”的看法

    报应,要相信世间绝对有圣贤好坏,要相信人生必定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要相信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。尤其佛教的中道缘起、因果业报、生死涅槃等教义,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人生的迷惑,所以值得信仰。  信仰佛教,...非究竟之法,神通敌不过业力,神通比不上道德,神通及不上真理,所谓“假使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,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”。一个人如果造作了罪业,即使有神通,也不能免于因果业报的法则。因此具有神通并不一定拥有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4844494.html
  • 轮回现象的科学证明(2)

    并呈现给诸位,目的绝不是想让大家都以猎奇的心态从中觅得所谓的好奇感、新鲜感。我非常想用这个事例告诉天下众人:佛教所谓的六道轮回、因果业报的道理确确实实真实不虚,不管你能否从内心领受、接纳它,它都无欺、...。唉!佛教说的因果报应实在是一点也没错。”  说到这里,他向我们扫视了一下,接着便又说道:“说起来也真是怪,当朱秀华刚刚复元后,有人把这消息传到台西乡,台西乡的人知道了这回事后,各个都感到很惊奇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5044654.html
  • 怎样建设人间佛教

    元气,不能发展。若能各尽各人的力量,从实际上坚忍耐劳去工作,那就不会没有办法的。 乙、想免灾难要省过修德 在佛教的因果业报上讲:要晓得这种天灾人祸,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也不是土中生出来的,或漠不相关...

    太虚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2444737.html
  • 东初老人有关“佛教与中国文化”之撰述析论

    但也在许多方面,始终存在著会通的一面。他举出几点例证:(1)精灵的不灭信仰:佛教主张因果业报之说,神灵不灭则为国人共同之信仰,二者交互相融,初期中国佛教于是相信人死后精灵不灭,轮转受报,道教亦导入佛教...。(4)国家遇天灾及刀兵之劫,亦多延请高僧诵经禳灾。(5)儒家未对生死问题做明确之说明,佛教则引入三世因果的观念。  综论这篇论文的内容,未就儒、释、道三教的上层教义说明其中的交互影响,这个目标事实上...

    黄国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4945580.html
  • 《大智度论》的十善道之概观

    不同,则杀人可分“戒重罪重”、“戒重罪轻”;杀畜生亦可分“戒轻罪重”、“戒轻罪轻”等差别。因为毗尼皆为世间事,摄僧及护佛法故,所以不观后世业报。[33] 十善从“道德规范”、“因果业报”的观点来看,十善...、“僧团公约”、“生活规定”三部份。以及戒律中有些是性罪、有些是遮罪。如果从业道观来说,有些只是戒罪,与善恶业报无关,但防外人讥谦,忏悔则清净。有些是包含戒罪与业道罪,若犯戒罪较轻,能如法忏悔亦得以...

    释悟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0845984.html
  • 缘起之“此缘性(idappaccayata)”(1)

    乃至“(十二支)缘起法门”属诸佛“说正法要”,是究竟实说,并非权宜方便法门。将“原始缘起说”归属“第二义门下之方便说”,尚须斟酌;共异学外道所说之粗俗因果业报说,才是增田氏所说第二义门下之方便说。我们可说,只谈一般流传民间的因果业报说,并非究竟能导致解脱惑、业、苦的“第一义门究竟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(注5)宇井伯寿p.330.p.291 思想研究>pp.147-151,498f.(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0945985.html